我的奶奶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了,可是,在我的心中,我的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。奶奶今年八十一歲了,身體依然很是硬朗,這是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棒的事了。
奶奶出生于山東萊西縣,十九歲來到新疆,從此留在了這個大西北,如今已是在第六十三個年頭了,在這里,奶奶有了自己的家,有了自己孩子,在這里,奶奶照顧陪伴了我們三代人,因為從我一出生爺爺奶奶就開始照顧我了,所以爺爺奶奶陪伴我的日子真的是比我的記憶還要長 。
奶奶的口音很可愛,不太標準的普通話,但很有自己的特色,小時候一淘起來就喜歡學奶奶說話,每次說著說著就笑起來了。奶奶的話語因為聲調不是很準確,還常常為生活平添很多很有意思的小插曲,記得有一次給奶奶打電話,電話里,奶奶說:“咱們小區一樓開了一個網吧”,因為奶奶把“網”字讀成了二聲,于是“網吧”變成“王八”,我偷偷樂起來,但還假裝一本正經的說,“奶奶,你怎么罵人呀!蹦棠桃残α,接著試圖糾正讀音,語速放慢了一些,又說了一邊,可是還是和剛才一樣,不對不對,應該是好了一點的,哈哈,其實了,我又怎么會不明白奶奶的意思呢。還有一次,那時還在念初中,好像是因為什么急事趕時間,我手忙腳亂的,奶奶看了也替我著急,寬慰我說道,“別急別急,東西整理好,待會出門搭個出租車!币驗椤俺鲎狻眱蓚字的讀音實在有些繞,奶奶一著急說成了“zhu zhu”,本來還皺著眉頭的我一下子笑起來了,以至于,從那以后,每當出門要打出租車的時候,我都會故意和奶奶把“出租車”說成“豬豬車”,不過真的覺得這倒真是一個可愛的名字啊,哈哈。
奶奶常常和我們講那過去的事情,帶些家鄉的口音講些家鄉的故事。奶奶出生在一個窮苦人家,上面有兩個兄長,在丫頭里排行老大,下面還有三個妹妹,奶奶從小吃了很多苦,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干農活,當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開始照顧剛出生的妹妹,奶奶的童年過得很幸苦,可是奶奶和我們講的多是開心的事情。
那是一年夏天,奶奶大概八九歲,一天,奶奶的二哥干完農活回到家里,湊到幾個年幼的妹妹身邊,神秘兮兮的問道,“你們想不想吃西瓜”,因為家里很窮,吃不起西瓜,又正值酷暑,幾個小女孩聽到后眼睛都直了,邊流口水邊使勁兒點著頭,哥哥把音量壓得更低了,悄悄的說道:“今天晚上就帶你們去瓜地吃西瓜,可是你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爸媽,否則咱們就都慘了!笔潞竽棠滩怕牰缯f起,原來是幾個大孩子白天帶著二哥去瓜地里偷瓜吃了,因為害怕被看瓜的老頭兒發現,他們大口大口的吃瓜,顧不上把瓜啃干凈就趕緊溜走了,不過這倒讓二哥靈機一動:帶幾個妹妹去吃剩下的瓜。于是便有了晚上“啃瓜皮”行動。二哥帶著幾個妹妹躡手躡腳的來到了白天吃瓜的地方,幾個小女孩一看到地上的瓜就迫不及待的啃起來,真恨不得把瓜皮也吞到肚子里,可是沒吃一會兒,就把看瓜的老頭的引來了,老頭兒看到這幾個毛頭小孩正偷吃自己的瓜,氣的要命,一邊破口大罵著,就朝這邊跑來,二哥一見不對勁,立馬拉起幾個妹妹就要跑,可是眼看老頭兒就近了,二哥撿起地上的瓜皮就朝老頭臉上扔了過去,說是快更是準啊,西瓜皮砸了老頭一臉,老頭氣的那叫一個火冒三丈啊,顧不上擦臉就要去抓幾個小孩,可是這剛跑一步又被西瓜皮拌個正著,哈,摔了個腳朝天。每次講到這里時,奶奶早已笑的合不攏嘴了,我也更是笑的前仰后翻了。這個故事聽了很多遍,熟到早已知道下一個情節,甚至都知道奶奶下一句話是什么了,可每每聽起,依然那么開心,長大后自己再次回想時,會覺得心里除了快樂,還多了一份心酸。
奶奶從小很羨慕別的孩子可以讀書,但因為家里條件實在太差,最后只讓大哥去念了一陣子,這也成了奶奶的遺憾。奶奶總說自己沒有文化,但希望自己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,都能走進課堂好好學習。奶奶雖然沒有讀過書,但做人的道理一點都不含糊,奶奶對人真誠、為人善良、助人為樂、勤勤懇懇,工作不怕苦不喊累、從不偷工減料,就算生活再不如意也從不抱怨,始終以德報怨,感恩戴德。奶奶常用她那親切的家鄉音告訴我些家鄉的老話兒,有關做人的道理,小的時候不太懂,只是覺得順口。后來上學了,老師也會教我們做人的道理,老師的普通話很標準,可是卻怎么也覺得不如奶奶的話兒親切,再后來更大些,讀了些教人為人處事的書籍或文字,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,可是卻沒記住它們的原文、原話,這些語句更多的是勾起兒時奶奶交給我的話兒,原來,到最后終究記住的是奶奶那帶有口音的老話兒,到如今,真正步入社會也有好幾年了,愈發覺得奶奶的話兒有道理,話是對的,這些老話兒就是做人的本真啊。
我的奶奶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了,可是,在我的心中,我的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,奶奶的口音帶點新疆口音,又帶點別的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口音,在去年的十一長假去了一次奶奶的家鄉:山東萊西縣散水頭村,聽到了當地人說話,于是得到了答案。奶奶的發音雖然不標準,但在我心中,奶奶的口音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話兒。